查看完整版本: [-- 2020.5.24游驼峰山,循行傅怀祖《憶游驼峰山记》 --]

绍兴E网论坛 -> 越地人文·古城 -> 2020.5.24游驼峰山,循行傅怀祖《憶游驼峰山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小楼春雨 2020-05-26 15:29

2020.5.24游驼峰山,循行傅怀祖《憶游驼峰山记》

曾记得高中历史老师在一堂课里说过一个题外话:他说绍兴这地方,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虽然名义上,没有人登鼎至尊,但实际上,绍兴人却操纵了明、清三四百年的历史,而此幕后王者,正是绍兴人俗称的“绍兴师爷”。说起绍兴师爷,后人评论良莠难分,褒贬不一,而我们今天要游的驼峰山行程,则是清代道光年间绍兴师爷傅怀祖在花甲之年回忆少时走过的路径,当时他写下了《憶游驼峰山记》,后收录于《灌园未定稿》。此路径毕竟历经将近二百年左右,沧海桑田,几多变换。而今天我们有幸走上这段路程,则当归功于羊石山房对照文献,反复琢磨,以及实地十多次的细致探路。


[attachment=16965790]

傅怀祖其人号“灌园”,生于道光元年(1821),世居三江所,三江所乃明朝信国公汤和所建抗倭五十九所之一,也就是现在的绍兴斗门镇三江村,此地乃是绍兴观潮的形胜之地,有明嘉靖汤绍恩所建的三江闸,因桥墩、桥孔对应天上星宿,也叫“应宿闸”,傅怀祖而立之年即声名鹊起,咸丰二年(1852)游幕山东,咸丰四年(1854)夏,被河南巡抚英桂聘至幕府。同治六年(1867)以同知衔(正五品)在江苏巡抚署洋务局办理方案十余年。光绪七年(1881)知太湖厅同知,署理江苏海防同知,后归于三江所城故宅。

[attachment=16965791]

傅怀祖在花甲之年出版了他的著作,以其号为前缀,名曰《灌园未定稿》。该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论、书、序,计二十篇,下卷是论、传、记二十一篇。问世之后,赞誉不绝,吾乡名人李慈铭及蔡元培都曾有过赞誉写入实录中。

[attachment=16965792]

5月24日(周末)羊石山房组织了此次探访驼峰山之旅。下面是他所做的详细行程规划:

驼峰山东边三江所城的傅怀祖,清道光元年(1821)生,后来给河南巡抚英桂做师爷,光绪年间他晚年回忆,年轻时候来游玩驼峰山情景,写了一篇文章,叫《忆游驼峰山记》,收录于他的文集《灌园未定稿》。
民间一向称驼峰山有七十二庵,傅怀祖的游记中,写到了真如庵、睡狮庵、国清庵、第六天、锦屏庵、大梵窠、小梵窠、地藏庵及兰若庵。沧海桑田,诸庵中,只有真如庵、国清庵、第六天(他化庵)、大梵窠、小梵窠还在,其他如睡狮庵、锦屏庵、地藏庵的面貌已经不存,但遗迹还在。兰若庵目前叫兰若古刹,仅存几间屋,内有宋代镌刻的弥勒佛像,系县级文保单位。
探访驼峰山,其实是一趟文化之旅。与傅怀祖同时代的道光年间马鞍人沈香岩,写有《马鞍村杂咏》,称他化庵的住持再人禅师曾结蓬莱诗社,每逢九日置酒招客。清代晚期有很多文人到访驼峰山,并留存诗作。
沈香岩《锦屏纳凉》诗作:“锦列云屏翠结楼,花宫别自占清幽。泉喷石罅晴疑雨,洞转风轮夏若秋。蓬社新诗题彩扇,竹林佳酿湛冰瓯。北窗已得羲皇乐,肯接灵敖汗漫流。”民国二年(1913),绍兴县教育科长来裕恂(萧山长河人,1927年任县长),亦留诗《锦屏纳凉》:“锦屏庵古有高楼,碧海青山到眼收。松竹葱茏堪避暑,溪烟缥缈好迎秋。泉流石罅连风洞,社结蓬莱话茗瓯。扑去红尘三斗净,清凉世界足遨游。”
地藏庵在驼峰山南麓国庆村甲篷闸(现在叫老闸桥)里面,极为“清阒”。庵址古木参天,两泓泉池清澈见底,藤蔓石墙,地势逐级上升,只是庵宇不再。眼前溪水潺潺,似乎诉说着地藏庵昔日的辉煌。
本次探访驼峰山,尽量在8点半至9点集合于湖安村山下郑自然村上面的真如庵(现叫真如禅寺),车开到红色字“耕读湖安”右转上去就是。线路按逆时针,真如庵、睡狮庵、锦屏庵、他化庵、国清庵,从国清庵出来往大梵窠、小梵窠,然后上驼峰山顶。再是兰若庵,然后下山回到真如庵的地方。暂时计划每人带点矿泉水和干粮,在山顶解决肚饥,如时间早,开车去马鞍吃饭。
下午行程,开车去国庆村,看地藏庵遗址,古朴的山路令人无限遐想,像回到孩提时代。接着去斗门的荷湖村看明代的登瀛桥,俗呼荷湖大桥。如时间允许,可再往东3公里左右的三江所城,所城早几年拆迁,但傅怀祖曾住在所城东门内的大夫第,明初洪武年间建的城门还在,极具沧桑感。
有意前往驼峰山者,望微信联系,我作全程讲解。山路不难走,大多是水泥路或刚建成的游步道。只有在下山往真如庵的途中有两三米长的陡坡,稍微慢一点,注意安全,就可以了。

[attachment=16965793]

要了解这次探访,循着傅怀祖的行程,我们先来读一读他写的《憶游驼峰山记》:

吾郡城南岩嶂曾叠,远近名山以百数,所谓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者也。城北枕大海,少冈阜,惟马鞍之驼峰特名,自趾至顶八九里,广余二十里,扞潮塘未筑以前,马鞍三十六村胥洪涛,此山矗立海中,又名小蓬莱云。山之阳奇石纵横,或蹲鸱,或伏狮,或怒而奔突,或飞而矫翼,不可悉状;山之阴多松、杉、枫、桧无名大木,又饶筼筜之竹,朴樕薪材亦杂出其间,天将雨,则高峰远岫,云气勃兴,俄焉,弥漫林谷,屋舍黝垩,忽隐不见,朝雨既霁,夕阳返照,景物鲜媚,萦青缭赤,烂若大小李将军画,村氓以此占暘泽。


余家世居三江所,实前明汤和所筑沿海防倭七十二所城之一也,相去不一牛鸣。道光之季,与族兄雨人,许氏昆仲可范、一山,春秋佳日数往游焉。自山下郑而上,蹊迳逼侧,里许真如庵。未至百步,道旁古松五六,大皆数抱,枝干蟠曲若虬龙,涛声悸人,庵门东向,内作重屋,迤南楼外巨竹千梃,长十寻,截大者可覆屋,幽荫蔚荟,溽暑昼寒。雨人或刻竹题诗,庵僧亦知爱护,二十年不伐,诗竹今乱,不可复问矣。出庵循路南,如登梯,然群峰耸抱,古木韬天,中藏一庵,曰睡狮,殿制宏峻,广庭数亩,举首纵观,四山浮翠,尽合檐际,山中一都会也。其香积厨日需茶饭之水,接毛竹五六竿而长之,高下就势,引山泉入石匮,用之不竭。由睡狮庵直下里许,涧水淙淙,绿树环匼,有小僧舍,曰国清庵,山之麓也。右行,嘉石美箭夹道两旁生,编竹槿为篱,中通一径,折邃可三四百步,篱尽有庵曰第六天。扣其扉,犬吠如豹,侍者拔关延客,主僧颇习诗,片时茗话出。又右行,螺旋上,因磴为道绝平坦,道旁庵曰锦屏,佛堂半剥落,堂后危楼五楹极壮,楼中应真五百一象一态,楼外一峰平地拔起,正方而崇若列扆障。时维九秋,枫颜半酡,仰而艳之。庵僧指曰:“此峰陡绝,无敢薪。”余与一山年少胆麤,奋曰:“是不难。”顾僧进,不借态援,猱升达半峰,果气嘶力惫,欲下则石子的砾,足不任步,危怖之状,几同昌黎,乃坐地蛇行而下,已乃大笑。出大路越峻坂,远望深谷中,郁郁芊芊,烟雾迷离,不知何境?姑直前探视,有石梁横涧,度涧闻钟声,知有庵院,询之,大梵窠也。门临石池一泓,泉由丛篁石罅流出,有击玉之韵,入于池,藻水瑶明,小鱼百十,游唼上下,逌然自得,此庵与迤西之小梵窠,皆优婆夷,尨坐其扉。踰长岭,南行三百步,曰地藏庵,清阒与小梵窠等,独少林木,岩石嶙峋若剑若戟,左侧阴崖隆起,苍润四滴,中有石穴,可容三人,或云钟离权成道处也。迎面高峰薄云,幽窈怪奇,由樵径望其颠,亦禅人居,近之,兰若庵也。庵宇荒陊,日光穿漏佛顶,阶下断碑一卧草中,剥藓审视,明相王家屏读书处也。无僧,樵夫守之。积薪满地,无容膝处。


出庵据危石环坐,南望郡城,楼堞隐躍,稻畦亿顷,错绣画枰,罾鱼簖蟹,蔆芡连荡,襟带一碧,村舍鳞次,疑断复续。知吾越富庶右于三吴,北眺沧溟,雪浪狂涌,海舶绡帆,插入云际,近岸白沙弥望,睪如宰如鬲如累累不绝,皆土人灌滷之泥埄也。浙东牢盆之利岁五六百万半于此出焉。既而炊烟缕起,暮色奄然,遂行歌互答而返。犹忆道光辛丑之春,鳞介贼犯四明,巨炮雷般,沿海设守,三江亦扼塞也。九江镇兵戍之,城上旌旆飘扬,刁斗申夜。雨人强余及张寿田游驼峰,薄暮至真如庵,遭僧款留,烧笋饷客,曛黑始归,山路巘杂,手各一炬,犹不辨东西,几陷于险,抵家已漏下二十刻矣。谢客好山之癖,何以过之?


夫人地显晦一尔,卷石魁父居通都大邑,贤士大夫游赏歌咏,则天下耳目之。荒陬海畔,天闷绝景,山灵既不尚人知,人亦无从知之,如吾驼峰宜矣。余家松楸多营此山,少时拟构数椽国清庵侧,读书养性,与木石居,乃饥驱北走,谋食齐鲁宋卫馀二十年,宦吴后虽两请急展墓,山容如旧而同游无一存者。余独浮湛,不能归守先陇。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据光绪丁亥刊於苏州《灌园未定稿》点校)

[attachment=16965794]

驼峰山,古又名蓬莱山、大峰山,因山似驼峰而得名,位于绍兴市北20公里马鞍镇境内,海拔225.9米(六只脚轨迹显示最高处:234米),占地方圆十余里,是绍兴北部频海一座最高山脉,因北部少山峰,且此地文脉绵延,历史丰富,所以也成了当地的一处胜景。



[attachment=16965795]

原来驼峰山和马鞍山、亭山三山相连,现在开建柯海公路时,已将驼峰山与马鞍山割裂了开来,相传在三江闸未建之前,三山矗立似一道抵挡海潮侵袭的天然屏障,秦始皇东巡时,远眺绍兴东北一片汪洋大海,看到相连三山,曾疑为蓬莱三岛。因此,三山也称“小蓬莱”

[attachment=16965796]


驼峰山林森、竹茂、峰秀、岩怪、泉频。这里峰翠谷静、松林竹径、气爽宜人。自古就有吸蒙山清气,听浙水潮声之誉。既然如此之妙,那不妨让我们跟着羊石山房的脚步,走进驼峰山的文化之旅中。

[attachment=16965797]

傅怀祖《憶游驼峰山记》中写道:“自山下郑而上,蹊迳逼侧,里许真如庵。未至百步,道旁古松五六,大皆数抱,枝干蟠曲若虬龙,涛声悸人,庵门东向,内作重屋,迤南楼外巨竹千梃,长十寻,截大者可覆屋,幽荫蔚荟,溽暑昼寒。雨人或刻竹题诗,庵僧亦知爱护,二十年不伐,诗竹今乱,不可复问矣。”

[attachment=16965798]


因为要大致循着他的轨迹,我们首先从真如庵汇合上山,真如庵现在已移名为:真如禅寺了,当然道旁也没有了大皆数抱的古松,寺门还是面向东方,上挂寺匾真如禅寺,寺门左右两侧分别陈列着二块石碑,左边为光绪二十二年(1896)所刻的禁碑,虽然只过去了一百二十四年,但上面的字迹已然模糊,据羊石山房了解到,此碑乃是当年禁止寺内人员赌博,应守僧规等内容的约定。右边一块为现今2018年所刻重建真如禅寺碑记。

[attachment=16965799]



小楼春雨 2020-05-26 15:57
上午9点左右,一行人(22人)齐聚于真如禅寺门口,羊石山房还分发了此次行程资料以及傅怀祖《憶游驼峰山记》、《灌园未定稿》摘选,便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此次行程的历史及文化。

金牌导游(羊石山房)在真如禅寺门口正式开讲:真如禅寺,前身为真如庵,始建于清代雍正年间,原为傅家家庙,前后
共两进,第一进山门,第二进大雄宝殿,大殿虽经修葺,依然保持着清代建筑样式,十八根石廊柱和卷篷、尖顶、牛腿和雕花门窗都是原物。石廊柱上面的楹联也颇具佛学禅理,其中几联写道:“三祇行满驾慈航,六度功圆成正觉。”“此地真如蓬莱经气象重新自是一尘飞不到,入山如游阆苑□庄严弥肃居然万籁阒无兴。”“观音竹罗汉松刮目相看维我默参真宝相,东海潮两岩月会心不远许君亲见活如来。”




[attachment=16965819]

因为尚处疫情期间,禅寺大门紧闭,直到我们上午探访过睡狮庵、锦屏庵、他化庵、国清庵、大万窠、小万窠、青狮庵、阑若庵,回到真如禅寺时,遇到一位僧人,才如愿进内参观到寺内的古迹。

[attachment=16965820]

[attachment=16965821]


《憶游驼峰山记》中写道:出庵循路南,如登梯,然群峰耸抱,古木韬天,中藏一庵,曰睡狮,殿制宏峻,广庭数亩,举首纵观,四山浮翠,尽合檐际,山中一都会也。其香积厨日需茶饭之水,接毛竹五六竿而长之,高下就势,引山泉入石匮,用之不竭。

[attachment=16965822]

我们出真如禅寺,左转,开始向山径小道前行,按游记所写:出庵循路南,其实是沿着山南边的路,方向则是向北而行,前行约一百余米,右转下去几米即为睡狮庵遗址所在,所见处断垣残壁,但范围甚广,依稀可见当时的繁华之像。

[attachment=16965823]

睡狮庵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号称“山中一都会”,据民国《绍兴县佛教寺院庵堂一览表》载,当时有屋30间,规模宏大,可惜破四旧时被拆除。

[attachment=16965824]

[attachment=16965825]


相传驼峰山有九龙盘峰之说(即有九条涧),又有一睡一吼之狮,睡狮即睡狮庵地形,时移境迁,现在的睡狮庵遗址上草木繁茂,却是不能分辨出睡狮地形了。

[attachment=16965826]

[attachment=16965828]

[attachment=16965829]

小楼春雨 2020-05-26 16:00


[attachment=16965840]

[attachment=16965841]

[attachment=16965842]

[attachment=16965843]

[attachment=16965844]

[attachment=16965845]

[attachment=16965846]


小楼春雨 2020-05-26 16:10
毕竟相隔了近二百年,我们向北前行一百五十米,先来到了锦屏庵,再下行几米到达第六天(他化庵),左转下行二百米至国清庵,这与傅怀祖线路有所出入,傅师爷是从睡狮庵下行里许到达国清庵,右行约三四百步后到达第六天(他化庵),右行,螺旋上到达锦屏寺。



[attachment=16965860]


当然这三庵相距甚近,第六天(他化庵)与锦屏庵,毗邻相依,锦屏庵在西,第六天在东,锦屏庵在上,第六天在下,相距也就几米距离,而国清庵在第六天东北二百米处,举步即到。

[attachment=16965861]

《憶游驼峰山记》中写道:又右行,螺旋上,因磴为道绝平坦,道旁庵曰锦屏,佛堂半剥落,堂后危楼五楹极壮,楼中应真五百一象一态,楼外一峰平地拔起,正方而崇若列扆障。时维九秋,枫颜半酡,仰而艳之。庵僧指曰:“此峰陡绝,无敢薪。”余与一山年少胆麤,奋曰:“是不难。”顾僧进,不借态援,猱升达半峰,果气嘶力惫,欲下则石子的砾,足不任步,危怖之状,几同昌黎,乃坐地蛇行而下,已乃大笑。

[attachment=16965862]


此处所写锦屏庵,现已荒废,片瓦不存,已变成了山中一菜地,但想到当初寺庙一像一态的五百罗汉不存,以及年少任性的傅师爷也已雨打风吹去,不禁让人惋惜、慨叹。

[attachment=16965863]

[attachment=16965864]

锦屏庵始建于清代嘉庆三年(1798),屋三十五间,有五百罗汉殿,四面观音楼,曾是古时马鞍十景之一“锦屏纳凉”之处。

[attachment=16965865]

清朝马鞍村人沈香岩(号少风)曾留有诗作《锦屏纳凉》:“锦列云屏翠结楼,花宫别自占清幽。泉喷石罅晴疑雨,洞转风轮夏若秋。蓬社新诗题彩扇,竹林佳酿湛冰瓯。北窗已得羲皇乐,肯接灵敖汗漫流。”

[attachment=16965866]

民国二年(1913),绍兴县教育科长来裕恂(萧山长河人,1927年任县长),亦留诗《锦屏纳凉》:“锦屏庵古有高楼,碧海青山到眼收。松竹葱茏堪避暑,溪烟缥缈好迎秋。泉流石罅连风洞,社结蓬莱话茗瓯。扑去红尘三斗净,清凉世界足遨游。”

[attachment=16965867]

[attachment=16965868]

小楼春雨 2020-05-26 16:43
锦屏庵下面往东几米即是第六天所在,第六天也叫他化庵,据《憶游驼峰山记》:右行,嘉石美箭夹道两旁生,编竹槿为篱,中通一径,折邃可三四百步,篱尽有庵曰第六天。扣其扉,犬吠如豹,侍者拔关延客,主僧颇习诗,片时茗话出。





佛教将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欲界天有六处:四大天王、忉利天、夜魔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所以此庵原名第六天,现在称他化天,应是同一出处。



第六天(他化庵)应是清代所建,清道光年间马鞍人沈香岩《马鞍村杂咏》提及,他化庵再人禅师曾结蓬莱诗社,每月逢九日置酒招客。难怪傅怀祖写道:主僧颇习诗,片时茗话出。他化庵在民国时尚有屋12间,后毁。近年得重建,庵址略有移位。













镜湖白鹭 2020-05-26 16:56
介绍的详细,点赞。

小楼春雨 2020-05-27 08:44





从第六天(他化庵)朝东北沿台阶而下二百米,即是国清庵,只是标示牌上写了“国庆庵”,庆字应该写错了。




《憶游驼峰山记》:由睡狮庵直下里许,涧水淙淙,绿树环匼,有小僧舍,曰国清庵,山之麓也。



现今的国清古庵,已改得面目全非,庵不像庵,宅不似宅,不伦不类。



据资料记载:原国清庵西上坡有泉名为:六十亩泉,意思是清泉曲流而下,可灌田六十亩,此泉原是驼峰山最著名泉池。该池古为一潭如镜,不知什么时代四周围上石条,泉水久旱不涸,汲之不穷,雨季时溢出石外,顺溪而下。此泉水质晶莹,味甲诸泉。清·沈香岩有词赞六十亩泉寒于雪,风炉香试本山茶。古泉好水久享盛名。





小楼春雨 2020-05-27 08:49
从国清庵原路返回约百米,折而向右,往西三百米,即到大万窠。

[attachment=16966324]

《憶游驼峰山记》:出大路越峻坂,远望深谷中,郁郁芊芊,烟雾迷离,不知何境?姑直前探视,有石梁横涧,度涧闻钟声,知有庵院,询之,大梵窠也。门临石池一泓,泉由丛篁石罅流出,有击玉之韵,入于池,藻水瑶明,小鱼百十,游唼上下,逌然自得,此庵与迤西之小梵窠,皆优婆夷,尨坐其扉。

[attachment=16966326]

据傅怀祖所写,大、小万窠都是女子修行之所,优婆夷:意思为清净女、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等,亲近三宝和受持五戒的女居士,为四众之一。

[attachment=16966327]

大梵窠一名万窠庵,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四:万窠庵在县北四十里齐贤里蓬莱山北。明万历间僧处空建,祁熊佳有记。”关于祁熊佳有记,今已遗失。

[attachment=16966328]

祁熊佳:明末清初山阴梅墅人,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为明代祁彪佳之弟。亦善山水、花卉,惜不多作,流传极少。小帧花鸟,用笔古雅,不落蹊径。

[attachment=16966329]

[attachment=16966330]

[attachment=16966331]

[attachment=16966332]


小楼春雨 2020-05-27 08:54
大万窠后院泉池,池水清澈,为大万窠饮用水源,池壁上有虎耳草、鱼腥草、凤尾厥等植物。


[attachment=16966336]

感谢吴关键老师背上山的西瓜,走到此处,众人也是汗流夹背,此时的西瓜尤其清甜,吴老师为此行队伍中年龄最大者,体力尤健,真的是:“背瓜领路走蹁跹,行路还推老者先。”

[attachment=16966337]

[attachment=16966338]

探过了大万窠的角角落落,吃过了吴老师所带香甜的西瓜,向上西行十余米,从盘山公路俯视下面,即为小万窠。

[attachment=16966339]

大万窠、小万窠,一听以为是毗邻相依,而事实确是相距几十米距离,大万窠在东,小万窠在西,但两庵中间却隔着一道小小的山岭。而现今规模,大、小颠倒,小万窠规制远大于大万窠。

[attachment=16966341]

小梵窠,只是俗称而已。真正见于记载的,叫千化庵,建于清代,位于驼峰山北。

[attachment=16966342]

[attachment=16966343]

沿盘山公路蜿蜒向南而上,途中空阔处,只见北面的马鞍山,清晰可辨,仿佛就在眼前。马鞍山因形似马鞍而得名,从我们这里所望并不能一窥其貌,从西边望去,最是形像。其山从山腰处始,陡峭险峻,极难行,但登顶后,四周一览无遗,却是风光无限。

[attachment=16966344]


小楼春雨 2020-05-27 09:00
前行四百余米,即到青狮庵,此庵并不是傅怀祖所行路线的庙庵,但却是驼峰山海拔最高的庙庵,也是驼峰山规模最大的寺院。





小楼春雨 2020-05-27 09:02
青狮庵位于驼峰山东北岗峦最高处,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迭经兴废,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再造,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有庵舍10间。“WENGE中,殿宇全部拆除,仅存庵基。1982年,信众在原基上重建大雄宝殿、韦陀殿及厢房。1994年,登记为保留庵。2010年扩建西方三圣殿等殿堂。现今庙宇黄墙黑瓦,飞檐翘角,殿堂依山而建,层层叠叠,规模宏大。里面佛像金碧辉煌,香烛很旺。


[attachment=16966393]

小楼春雨 2020-05-27 09:06
驼峰山有一睡一吼之狮。睡狮即指我们参观过的睡狮庵地形,而吼狮即此处青狮庵西边的狮崖,又称狮子岩、狮子口,崖石奇岩险要形如张口欲吼的狮子而得名。


[attachment=16966394]

[attachment=16966395]

转过青狮庵山门,沿台阶向南慢慢爬升约百米,即是驼峰山之巅,海拔225米,此处向东南瞭望,可见浦阳江枝流西小江、曹娥江,以及汤绍恩建造的老三江闸,想想古书中所写,看看今天所见之景,真的可以感慨:沧海桑田。

[attachment=16966396]

[attachment=16966397]

[attachment=16966398]

小楼春雨 2020-05-27 09:12
在山巅的亭子中,稍事休息,从原路下行五十米,向东沿山径行一百五十米,折而东南向三百余米,便到了兰若庵。



[attachment=16966401]


《憶游驼峰山记》:迎面高峰薄云,幽窈怪奇,由樵径望其颠,亦禅人居,近之,兰若庵也。庵宇荒陊,日光穿漏佛顶,阶下断碑一卧草中,剥藓审视,明相王家屏读书处也。无僧,樵夫守之。积薪满地,无容膝处。

[attachment=16966402]


兰若庵,位于驼峰山东峰山腰处,始建于北宋后期,明代于庵内设“驼峰书院”。

[attachment=16966403]


其庵后石壁上凿有一窟,内有高0.87米的一尊摩崖弥勒石佛。为绍兴县文物保护点,据《绍兴宗教》一书记载摩崖造像一般指在山崖上雕凿的佛像,在绍兴主要有二处:一是位于绍兴市南郊九里村石屋禅院的摩崖造像,一是马鞍驼峰山的摩崖造像。九里石屋禅院的摩崖造像系明代建筑马鞍驼峰山的摩崖造像,一龛一尊弥勒佛,创建于南宋时期

[attachment=16966404]


兰若庵曾经文脉绵绵,古时许多名人志士曾读书于此。明代进士邢大忠、邢大有兄弟曾在此读书。清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齐贤人陈光绪亦读书兰若庵,尚存一段掌故,据宗稷辰《躬耻斋文钞》记载曰:同门友人陈石生,少时读书此山中,一夕夜半起登峰顶,日出踬而坠于崖,仅伤额,喜石之生之也,遂号石生云。张川(绍兴华舍街道张溇村)胡氏族人胡廷俊,字载歌,绍府庠生,弱冠读书于兰若庵,著有《增建均水诸闸记》等。

备注:
一、
陈光绪(1788-1855)字子修,号石生,浙江会稽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官至山东武定同知。著有《拜石山巢诗抄》四卷。

二、
宗稷辰(1792-1867),清代官吏、学者。字迪甫,一作涤甫,号涤楼,浙江会稽(今绍兴)九曲弄人。道光元年举人。咸丰初迁御史,曾疏请各省实行保甲,又荐举左宗棠等人,尝筑济宁城墙御捻军,官至山东运河道。有《躬耻集》、《四书体味录》。

三、胡廷俊(1659——1736)原名赓盛,字载歌,号岚峰,清绍兴山阴张溇人,并读书于山阴骆峰山寺,效法刘宗周为学之道,一生勤奋实践,不爱空言,交结朋友,只是为了探讨学问。年过七十还能作蝇头小楷的书法。他著有《墨庄文集》、《墨庄幻游记》。




[attachment=16966405]

门两侧有石牌上书对联:烟雾清静尘无迹,水月空灵性自明

[attachment=16966406]

[attachment=16966407]

佛像为坐姿,涂饰金粉,光头大肚,炯目裂嘴,笑容可掬。佛像前有石供桌,佛像的右侧石壁上刻有一米见方“福” 字。

[attachment=16966408]

[attachment=16966409]

一米见方的“福”字

[attachment=16966412]

小楼春雨 2020-05-27 09:15


[attachment=16966416]

[attachment=16966417]

兰若庵东南数米一条溪润上又筑有一座小洞桥,俗称兰桥,是马鞍三座半洞桥中的半座(桥较小古称半座)。小桥高1.1米,宽1.7米,长约2.5米,拱券用12块拱形条石拼成,桥形娇小古朴,犹如河上大洞桥雏形,不同的是桥面和路齐平,不设石级。该桥为南宋时代建造,与摩崖佛像为同一时期,主要是方便香客进香而筑。

[attachment=16966418]

[attachment=16966419]

[attachment=16966420]

[attachment=16966421]

[attachment=16966422]

[attachment=16966423]

[attachment=16966424]

小楼春雨 2020-05-27 09:18
从兰若庵往东南下行约二百五十米,左转有山径小道可通向真如禅寺,此山径,两旁树木掩映,路上落叶软绵,人行其中,清凉宜人,尤觉舒服,只是从路口下到山径之上,比较陡峭,累积落差约为三四米,需小心而下。当然还是金牌导游羊石山房,准备充分,考虑周详,背包里带了一根十多米的粗绳,另有老将吴老师从旁协助,一行人员全都安全下撤到山径下面。



[attachment=16966426]

[attachment=16966427]

[attachment=16966428]

[attachment=16966429]

一上午走了一个小环线,然后再次回到真如禅寺。

[attachment=16966430]

[attachment=16966431]

[attachment=16966432]

[attachment=16966433]

小楼春雨 2020-05-27 09:21

[attachment=16966436]

[attachment=16966437]

[attachment=16966438]

[attachment=16966439]

[attachment=16966440]

[attachment=16966441]

小楼春雨 2020-05-27 09:24
《憶游驼峰山记》:踰长岭,南行三百步,曰地藏庵,清阒与小梵窠等,独少林木,岩石嶙峋若剑若戟,左侧阴崖隆起,苍润四滴,中有石穴,可容三人,或云钟离权成道处也。


[attachment=16966442]


地藏庵,原名:点石庵,在驼峰山西,清顺治间自性上人开山而建,地藏庵在国庆村夹篷闸里面的山之半腰,环境极为“清阒(qù,寂静的意思)”。

[attachment=16966443]

[attachment=16966444]

地藏庵遗址,只剩地基、倾倒的石垒墙,到处藤络蔓延,古木森森,一片废墟的影像,人若独处其间,阴森的感觉会不期油然而生。队员们还在遗迹中发现以前生活饮用水源:一口小水池,以及不少青花、粉彩瓷片,有种探宝考古的味道。

[attachment=16966445]

[attachment=16966446]

[attachment=16966447]

[attachment=16966448]

[attachment=16966449]

小楼春雨 2020-05-27 09:25


[attachment=16966450]

[attachment=16966451]

[attachment=16966452]

[attachment=16966453]

[attachment=16966454]

[attachment=16966455]

[attachment=16966456]

[attachment=16966457]

[attachment=16966458]

[attachment=16966459]

小楼春雨 2020-05-27 09:27

[attachment=16966472]

[attachment=16966473]

[attachment=16966474]

[attachment=16966475]

[attachment=16966476]

[attachment=16966477]



[attachment=16966479]

小楼春雨 2020-05-27 09:32

[attachment=16966491]

[attachment=16966492]

[attachment=16966493]


总结一天的行程
上午:真如庵→ 睡狮庵→ 锦屏庵→ 他化庵(第六天)→ 国清庵→ 大万窠→ 小万窠→ 青狮庵→ 兰若庵→真如庵。
下午:
地藏庵遗址→斗门登瀛桥(荷湖大桥)→三江所城


[attachment=16966494]

山桅花:也叫黄桅子,单瓣,桅子花的一种,花芳香,沁人心肺,果药用,功效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attachment=16966495]

小楼春雨 2020-05-27 09:40
桅子花开的季节,我们在金牌导游:羊石山房的带领下,循着一百八十年前傅师爷回忆录的脚步,行走在驼峰山的角角落落,一庵接着一庵地探寻,一个典故接着一个典故地讲解,一个脚步接着一个脚步印证自已的人生经历。驼峰山不仅有树的青翠、花的芬芳、泉的清冽、石的奇丽,还有古老的遗迹,美丽的神话,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此行走进驼峰山,感悟佛家之禅理,感受儒家之文脉,感慨时光之沧桑,追古思今,感叹生于当下,活于盛世,人生何其幸也!

松鼠rock 2020-05-27 13:26
绍兴真是文史圣地。
竟然能跟着古人游记寻迹爬山。
这种活动太有意义,爬山又了解历史。

我辈岂是蓬蒿 2020-05-27 13:49
大作,拜读了。思路清晰,叙述详细,文棒图棒

龙虎英雄 2020-05-27 15:10

寒狐传媒 2020-05-27 15:24
非常不错,

tl6350(wb) 2020-05-27 21:00

小楼春雨 2020-05-28 08:32
镜湖白鹭:介绍的详细,点赞。(2020-05-26 16:56)

记录下行程,谢谢!

小楼春雨 2020-05-28 08:33
松鼠rock:绍兴真是文史圣地。
竟然能跟着古人游记寻迹爬山。
这种活动太有意义,爬山又了解历史。(2020-05-27 13:26)

洛克好久不见!

小楼春雨 2020-05-28 08:34
我辈岂是蓬蒿:大作,拜读了。思路清晰,叙述详细,文棒图棒[表情](2020-05-27 13:49)

都是羊石山房研究的资料,我引用在游记里了

小楼春雨 2020-05-28 08:37
寒狐传媒:非常不错,[表情] [表情] [表情] (2020-05-27 15:24)

谢谢!

小楼春雨 2020-05-28 08:40
tl6350(wb):[表情] [表情] [表情](2020-05-27 21:00)

感谢一路同游,

古月木婴 2020-05-28 13:58
狮子口开门了么 最近要去的

小楼春雨 2020-05-29 09:14
古月木婴:狮子口开门了么 最近要去的(2020-05-28 13:58)

没开,山门紧闭

古月木婴 2020-05-29 10:39
小楼春雨:没开,山门紧闭(2020-05-29 09:14)


telj80913 2020-05-29 11:14
好地方,我也找一个机会去走走

小楼春雨 2020-05-30 09:06
telj80913:
好地方,我也找一个机会去走走



小楼春雨 2020-05-30 09:08
这是我们此行轨迹,可作为参考

偶实绍兴宁 2020-07-18 13:54
今天都去了,作为马鞍本地人,有几个庵都没听说过,这几天都去逛了个遍,去他化庵时,经一七旬老奶奶指点,上面菜地就是锦屏庵,她说锦屏庵再上面一点的空地还有一个罗汉庵,已几无遗址可寻,我也去看了下,你们这贴没写,睡狮庵比较难找,经指点小路过去的,终算找到了,大小万窠和青狮庵小时候常去过的,这里不述了,兰若庵在山南,小时候都不知道,这回也去了,桥也找到了,地藏庵太远了没去。

竹风-浊玉 2020-07-28 22:33
都太小了  也废弃了。   北部工厂多,这片山上空气也不好。


查看完整版本: [-- 2020.5.24游驼峰山,循行傅怀祖《憶游驼峰山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044691 second(s),query:6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