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27阅读
  • 0回复

民警周显权:40本笔记里的“群众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民
 

发帖
2538
E币
9146
威望
5583
贡献
216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2024-01-20 14:14:36 绍兴市 
“你们的事情我都记在笔记本上。”“我马上来看看,不要急!”这是周显权和辖区居民说得最多的话。精干的身材、挺拔的站姿.....军人出身、个子不高的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1从军历程,在嵊州市公安局剡湖派出所工作了近20年的社区民警周显权,是群众最为信任的人之一。因其曾担任过嵊州市武警大队大队长,被群众亲切地称呼—“小队长”。虽然并非毕业于警校,但在群众工作上,他的经验却很丰富。

在周显权的办公桌上,一本社区民警工作日志十分醒目。黄色的封面已经泛白,因经常使用,本子也被翻得掉皮卷边。

“群众的事情就是我自己家的事情。”翻开笔记本,一行行书小字,写在页面的正中间。这是周显权参加公安工作时,为自己定下的目标。“老百姓的事情能今天办完,就绝不会拖到第二天。”他以这句话警示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为民之心。

2024年1月12日,这是周显权本子上最近完成一桩纠纷调解的日子。当时,龙会新村上下楼住户因漏水问题在调解室里发生激烈争吵。在现场的周显权立即将两户人家分开到2个房间单独做工作,“维修工我和社区会帮你请,这个你放心,你们都是邻居,还是要讲和气。”他在两户人家中间不停沟通协调,缓解双方的情绪。最终,两户人家在周显权的劝说下,在赔偿问题上各退一步,签订了调解协议书。“群众工作就是要会‘唠叨’,不能一推了之,我们面前的小事在群众面前都是一家的大事。”周显权说。

内敛、含蓄,周显权常常给人留下不善言辞的第一印象。然而谈起群众工作和社区的情况,这位民警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周显权管辖的龙会社区有1758户,内有1所中学,总居住人员达4000余人,但是光老人和小孩就占了约60%。“大事小事找‘小队长’”,成为当地百姓挂在口中的一句话。

日子久了,纠纷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噪音问题,有的是抢占车位,还有一些商户抢生意.....纠纷事项越来越多。“当事人信息、调解进程、后续安排,我都要一一记录下来,防止遗漏。”像这样的笔记本自他从警以来已有40余本,成为了他做群众工作的最大宝典。

派出所每天经历着人间百态,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后1公里。除了调解外,他还承担着矛盾化解工作。

辖区罗星公园里广场舞噪音和中学安静环境之间的矛盾长期困扰着龙会社区的安定和谐,一直也是周显权的“心头刺”。2022年6月,他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一线城市用“定向喇叭”治理广场舞噪音的做法,顾不上值完主班一夜未睡的他,立即赶到江苏省学习,并将客服带回社区进行声场建模。

一连3个月,协调经费、召开协商会、联系公司.......2023年1月12日,是“定向喇叭”实战的第1天。在左右30°声场范围内群众正在莺歌燕舞,而在声场范围外寂静无声,科技与基层治理在此刻进行了一次碰撞。矛盾终于化解,安装以来,罗星公园实现噪音投诉零发生。

针对老年人,周显权还联合中医院“剡韵杏林”小队长上门服务;面对青少年心理压力大,他和郁金香心理协会志愿者为学生制定“阳光计划”。

一些年轻的民警不理解,这些不全是警察的工作职责,而周显权却不这样认为。“群众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常常告诫自己,也告诉身边的年轻同志,要把群众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帮助解决急难愁盼。

做了20余年社区民警,忙碌的日常里,没有沙场秋点兵的豪装,有的是步履不停地走在群众中间。每次走访完,总能看到周显权警服口袋里装满了群众塞给他的花生、瓜子、烤番薯。数不清的感谢信和锦旗是群众对他的认可。

正如周显权所说,他们的工作没有电影中轰轰烈烈的情节,更多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活是柴米油盐,是家长里短。我们就是帮群众解决好这些小事。”


“转载潮新闻”
快速回复
限7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帖子发布服务协议及管理条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