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9阅读
  • 0回复

除夕说“过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星会员
 
发帖
3593
E币
8204129
威望
13777
贡献
133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2024-02-09 18:33:31 浙江省 

俗称的“过年”,指的是过年三十,还是大年初一?是“过了腊八就是年”,还是得过了“元宵节”闹完花灯,才算过完年!至今,没有明确的概念。
众说纷纭,不一而足。说到底过年的关键是个“过”字。从字面理解,一个“过”是动词,如:经过,走过,犯过错误,这书我读过……过程,过度,过分等等,可当其与“年”组成“过年”后,则是个动宾结构的合成词。我的理解过年就是“过‘年节’”,只不过把后面这个节字略去而已,说到“过年”,指的就是过除夕和春节。好比“过元宵”,过“端午”一样把这个“节”字省去而已。
所以,过年指的不是指某一天,至少该包括“除夕”与“大年初一”这两天。这是个过程,一个辞旧迎新的过程,即年三十到大年初一就是过年。若单选的话,旧年的腊月三十或新年正月初一都不是“过年”。应该指旧年到新年经过的空间和时间,精确到秒的话:就是央视“春晚”倒计时读秒读到0时这一秒。若准确到天,便是由“三十日夜”到正月初一。前者是旧年,后者是新年。
今是癸卯的最后一天,也称岁末的最后一天,旧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学名,又称大年夜,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这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是国人传统中重大的节日。
“除夕”最重要,最关键而不可或缺的活动内容应该是守岁!守岁,属传统国俗,基本含义是在即将逝去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家人聚集在一起,从午夜跨过零点到天亮,以此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守岁,不仅是对过去的告别,更是对新年的热烈欢迎。不同年龄的人守岁的心情是不一样的。“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孩童又要长一岁,盼自己早日长大,自然欢喜雀跃。可当进入人生的后半场时,尤其在终场前的最后几分钟者,难免对生命的流逝感慨良多。
昔日白居易在近花甲那年的除夕作诗《除夕》:“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我不是因为守岁不睡,是岁数大了加上失眠,今夜一过,我可就是整整六十岁的人喽,哪能不感慨万千呢!唐代的醉吟先生都有如此感慨,令今人中的无名小卒怎不叹服叫绝。
“春晚”开始不到两个钟头,今年她已过不惑。收拾定当,赶快吃“年夜饭”,千万别错过了开场锣鼓!
快速回复
限7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帖子发布服务协议及管理条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