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9阅读
  • 0回复

春夏之交,被“它”叮咬严重可致命!嵊州已接诊多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星会员
 

发帖
5709
E币
189321
威望
9192
贡献
2551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2024-05-12 12:56:15 浙江省 
春夏之际,草长莺飞,正是郊游的好时节,无论是密林探险、草地野餐还是野外扎营,都是当下最热门的户外项目,但在享受户外美景的同时千万要注意做好防护,尽量穿长袖衣服长裤,不要穿凉鞋,尽量减少裸露部位,因为4月至9月都是蜱虫活跃期。据悉,从4月初到现在5月初,嵊州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急诊就已接诊数十例蜱虫叮咬患者。
宋奶奶(化名)家住绍兴嵊州,今年70多岁的她有时会去山上逛逛,干点农活。前段日子,正是采茶挖笋的时节,勤快的宋奶奶一有空就往山里跑,常常劳作到天黑才肯下山。前不久,宋奶奶在劳作后擦拭身体时,突然摸到脖子上有个黑黑硬硬的东西,摸着还有些痛感,让邻居帮忙查看后发现宋奶奶的脖子上的黑色“小圆粒”好像是一个虫子,有人猜测说:“这个好像是那个蜱虫!听说被这虫子叮咬后千万不能自己拔,前段时间新昌不就是有人被叮咬后感染病毒丢了性命!赶快去医院看看!”
于是,宋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嵊州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急诊外科就诊。安正平医生接诊检查后,诊断其为蜱虫叮咬,而且蜱虫头部已经钻进皮肤。随后,安医生用工具取出了蜱虫并消毒,经治疗,宋奶奶已无大碍,目前已经度过观察期内,并未出现感染!
嵊州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急诊科主任叶斌介绍道:“进入4、5月,天气渐热,急诊已经接诊数十例蜱虫叮咬患者,多的一天甚至接诊了5例,需要注意的是:蜱虫叮咬后可能会致病甚至危及生命!因为蜱虫体内有一种可怕的病毒,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也称新型布尼亚病毒),这种病毒能通过蜱虫叮咬而传播给人,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死率高,越早发现并积极治疗效果越好。除了蜱虫叮咬,其他被各类虫子咬伤的情况也日益增多,进入5月的短短一周时间内,我们急诊就已接诊各类虫咬伤病人40多例,其中蜱咬伤15例,蜈蚣咬伤13例,蜂蜇伤9例,其他为不明原因虫咬伤,有在山上田间干活时被咬伤的,有在草丛中玩耍被咬伤的,也有在睡眠中被咬伤的等等,在咬伤后出现疼痛、皮疹、发热等症状,甚至胸闷、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别看这虫子身形小小一个,但被叮咬后却是“威力巨大”,随着气温升高,希望大家注意户外安全,如遇到虫咬伤的情况,切莫恐慌,先做简单处理,及时就医。”
https://mp.weixin.qq.com/s/0X11Xx_tEzFDL59WqxSHlQ



快速回复
限7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帖子发布服务协议及管理条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