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2阅读
  • 1回复

三妈家的茅舍和我们的渊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6551
E币
33221279
威望
16033
贡献
5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8-02 18:34:23   浙江省
三妈家的茅舍和我们的渊源

作者:沈建昌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二句古诗词,自然而然引出了一段尘封的记忆。

小时候:我们家族众多,在绍兴农村也有不少的亲戚,他们有住在漓渚的,有住在诸暨的,有住在上海及杭州的。住的最近走的也最勤的,当选一个叫"外山"村的近效农村,离我家北后街口,走路也不过二十多分钟,逢年过节及办婚丧喜事等,我们自然要去做客或者住上几天(因为我父亲在姐妹当中,是老小而且是唯一的男丁,我也沾了父亲的光,人小辈分大)。最喜欢去大妈、三妈、阿金哥、大哥、阿茂,阿顺、阿发,阿大,阿友等家。
一到春节,因为农村亲戚众多,特别是三妈家,三妈一共生育了十个孩子,中间夭折了一个还剩九人。他们大多住在一个村子里,往往中午吃了这家,晚上吃那家,他们又热情好客,拉着我们不放,尤其是:我们在酒足饭饱后,内心更不想走了,在一片挽留声中,就顺水推舟住下了。
记得农村有很多自建的茅草屋,三妈家的茅舍就座落在小河边,门前小河边停着一条小船,这是一条养育了他们家儿女的财富船,也是我们去三妈家必玩的选项之一。她家的房子就座落在河边,二间茅舍一字儿排开(其中一间是披房),地基是用大石块做基础,用土坯垒墙,垒土垒墙有讲究,先做好长长的木板模型,就近取土掺进一些石灰,填进木板模子里垒实,表面再抹上黄泥巴,顶上是木制人字房梁,房顶竖条上钉上竹帘盖上瓦片(一般人家盖上茅草),一座简单又经济实惠的泥墙屋造成了。

童年的记忆当中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回忆。他们家儿女众多,自然经济比较困难,所以有几间能避风雨的茅屋住,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记得他们住的这种土坯砌成的泥墙屋安全性非常低,特别是在连续大风大雨下,泥土墙容易被水泡涨很容易塌落,如果再遇上台风天气,里面会经常簌簌掉土,那时候感觉屋外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有时候半夜要睡觉了,还要拿着脸盆和桶接雨水,听着屋外的大风也是胆颤心惊的,万一风劲够大,那屋顶的瓦片会被风吹落不少,屋内住着的人往往彻夜难眠。

茅舍虽然寒酸,屋内更是简陋,除了一张桌子和床之外,二口柜几只箱子几乎没有什么落脚的地方了。住房旁边的披屋里,一层大灶头旁边堆放着柴火和稻草,养着猪和鸡鸭。冬天一到,凛冽刺骨的寒风透过门缝吹进来,茅草屋也就如冰窖一样,唯有加盖二条棉被才能稍微感觉温暖。

随着时光的流逝,生活的富足,如今的农村也很少能够再见到这种土墙茅草屋了,它们坍塌的坍塌,在城中村改造中被拆掉了不少。不过在山里及边远的地方,依旧还是能够看见它们的影子的,只是不多,很罕见,它们也曾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几代人的记忆,正因为稀少罕见,所以当现在的我们再见到这种泥墙屋时,各人有各人的感慨吧,在穷人眼中是心酸,在富人眼中就是一道风景线。

内容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游民
论坛UID:2037800
发帖
246
E币
1090
威望
478
贡献
29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8-03 08:27:24   浙江省
被你回忆起了我童年的辛酸,你说的每句话都是我小时候经历过的

内容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快速回复
限7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帖子发布服务协议及管理条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