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5阅读
  • 0回复

老朱家的破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朝花夕拾版主
 

发帖
16598
E币
33221687
威望
16089
贡献
59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2024-05-18 07:12:08 浙江省 
老朱家的破事
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亲母亲早已是另一世界的人了。生老病死,谁也逃不过,如今,我也老朱了,未来迟早会来,抓紧回忆吧。
我的长辈大多没有读过几天书,但道理都懂,甚至比那些表面“斯文”的人更懂。他们教导我:学坏容易学好难;别人家的东西,再好也不要拿;从小偷针,长大偷牛;做人做事要讲良心,不要说谎话;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照顾好老婆孩子,这是男人的责任;钱要省着点花,不要挣一花俩、大手大脚;害别人的事,再小也不能做;在单位里,多做点事累不死;任何时候都要听领导的话;能帮人的地方一定要帮;万事和为贵;接人待客不要太抠门,总得让别人有钱赚……现在想想,这些掉渣的土言土语,比高大上的说教要管用得多,甚至影响了我的一生,最起码说,如果没有这些言传身教,我不太可能有今天,更不可能这么一帆风顺。
我们家族很多人都随了爷爷“耿直”的基因,用我老婆的话说就是“一根筋”、“倔驴”。我的爷爷应该说哪哪都好,就是脾气不好,而且这个不好,只对内不对外,在外面忍无可忍也能忍,而对身边亲人却很“刻薄”甚至“凶狠”,这就是老朱家的家风,也是老朱家人的秉性,刻在骨子里的,一辈子改不了。
我的父亲虽然不认识字,但对“读书能过上好日子”的认知却非常坚定。按理说,在当时条件下,母亲生病,兄弟5个又都是长身体、吃壮饭的时候,根本供不起读书上学的费用,虽然每人每学期只有8角钱,但在以“分”为生存单元的计划经济社会里,拿出8角钱是很不容易的,更何况是8角钱的5倍呢。感谢包产到户,按下了我们快要讨饭的暂停键,更感谢父亲的“一意孤行”和“忍辱负重”,让我们兄弟5人,全部读到了自己认为读不下去为止,无怨无悔,也为村里减轻了“扫盲”的任务。尽管我们家是最穷的一户,但也是唯一孩子们全部读完初中以上的一户,在那年那月,真的没有几家能做到。
如果没有父亲的坚持,真不敢想像我们兄弟5人,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哪还有所谓的人生,就是活着而已。也不是没有例子,同村的王姓,也是兄弟5人,依次比我们大2、3岁,身体相对也强壮一些,没有1个人上学,在生产队里挣了不少工分,当时日子过得也挺滋润的。他们的父亲走得早一点,留下80多岁的老母亲,每天洗衣做饭伺候着5个光棍儿子,逢人就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比苦不堪言苦多了。后来,50多岁的老大“骗”了一个媳妇,老大走了,老二续上;老二走了,现在又和老三在一起呢,接着估计又会和……,成为了全村人哭笑不得的笑话,电视剧都不带这样演的。
永远不会忘记爷爷趴在地上“舔油”(油瓶倒掉了,里面的油撒到了地上)的场景;永远不会忘记奶奶塞进我军用挎包里、跨越三省一市都舍不得吃,最终因为变味而扔掉的煮鸡蛋;永远不会忘记父亲借过来的、用“霉变”的玉米熬的“香饽饽”的稀饭;永远不会忘记妈妈用手帕裹了一层又一层、零零碎碎积攒下来、甚至连救自己的命都舍不得拿出来、为着给我娶媳妇的那几十元钱;永远不会忘记外婆总是乘舅妈不在家时、偷偷摸摸地拿出“山芋干”、让“骨瘦如柴”的我,抓紧时间“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跟“做贼”似的时光,永远不会忘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父母要有父母的样子,不老就不要想着养老;孩子要有孩子的样子,不能不奋斗只想着啃老?“不买房、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娃”,感情就冲着享福的,那你来这世界哭啥?
朱彪写于浙江绍兴
2024年5月18日
快速回复
限7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帖子发布服务协议及管理条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