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8阅读
  • 0回复

[如歌往事]世界难题——1949-1959记事之101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星会员
论坛UID:1053728
 

发帖
1827
E币
2370278
威望
4800
贡献
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5-29 18:40:45   浙江省

我们的队伍第一天到青铜峡,第二天就上班工作。

平罗中队长把我们这支队伍带到沙滩上的一片工地上。

呈现在我面前的是沙滩上出现的一个巨大的深坑。

这个坑的直径超过两百米,深度有五十余米。坑底下有挖掘机,有卷扬机,当然更多的是人工。坑壁两边各有一条陡峭的小道供人工有序的上下行走。

我仔细看这个工地的生产流程是这样组成的:首先是挖掘机把坑底下的掺杂有鹅卵石的沙土挖起来,输送给卷扬机。卷扬机上的大皮带把这些带有沙土的鹅卵石输送到一定的高度,让其落在筛子上,过了粗筛过细筛,最后把鹅卵石和砂子分得清清楚楚。我看到那沙滩里除了鹅卵石就是沙子,几乎没有见到有土的存在。而这鹅卵石和沙子可都是打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水电站的主要建材就是钢筋混凝土,其中混凝土需用的巨量的石,沙能就地取材,这能省多少费用啊。

这些被卷扬机分开的石和沙重新又回到坑底,就得由人工通过坑壁那条狭窄而陡峭的小道运送到上面的沙滩上一堆堆的有序堆积。

分配给我们一伙人的任务是用背篓从五十余米深的坑底下把筛出来的鹅卵石背到沙滩上来。

工地发给我们的背篓,和宋祖英唱的小背篓中的背篓有着很大的差别,你在百度上根本就搜索不到这种背篓的图片。

这种背篓估计是当地为适应该工程需要而 作出的发明创造。它上口宽大,尖底,整个背篓呈短粗的三角形。背篓上系有一长两短三根绳子。长绳子的中间固定在背楼的底部,两头捆系在人的腰上。两根短绳子系在背篓上沿前边的两侧,放在两边的肩膀上用两手拉着。

我把两手放在胸前拉着固定在背篓上沿伸出来的两根绳子,背着背篓经下行小道下坑,背向站到筛出来的鹅卵石堆旁,那里专门有人在用铁锹替人装背篓。

这背篓体积不大,装满石子撑足也就是一百二三十斤。可能是怕撒出来浪费,也可能觉得负重爬这么高不容易,哪一次装的都不会太满。

背着满背篓的石子我像爬楼梯那样走进上行小道。这条道上一个接一个的挤满了背着重筐往上爬的人。

要说背这百十来斤重的东西走五十多米路程本应是小菜一碟,可当不得这陡峭 的窄道上,满眼望去只见一溜脑袋在移动,看看都有点吓人,体力不支的要想停下来息息脚都没有地方。怪不得有人要开小差宁愿到石嘴山去挖煤。只是不知道煤矿是否也是用背篓一筐一筐的把煤块从地底下往上背。

我把装满石子的背篓背上来以后,背靠石堆把拉着背篓的两条绳子一松,背篓很自然的后倾180度,石子顺利的流出背篓,我再把两手的绳子拉紧,背篓又回到身上,接着再沿着下行小道到坑底,就这样周而复始的进行着重复的劳动,上午这样,下午也这样。在青铜峡的期间,工作天日每天都这样干。

这种单调重复的原始劳动,现在的人恐怕无法想象这日子怎么过。可说实话,我还真没有丝毫的抵触情绪,甘心情愿的就在那里一天天的这样干着。

看着职工天天都负重爬楼梯似的周而复始的干着这样原始的劳动,看来领导也是很头痛的, 但苦于没有更好的办法。

我记得有一次那位地方来的平罗中队长,就说到这个问题。他说:“垂直运输这是个世界难题,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好的办法。你们谁要是能有这方面的发明创造, 那可就为国家做大贡献了!”

说实话我这个人是爱动脑筋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做过一件。

我曾经修旧利废自制容积为400公斤的保温桶,在没有任何能源输入的状况下,灌进去的开水 24小时能保温到95C°48小时能保温到93 C°,说明24小时只降温2 C°

如果有兴趣的朋友,要想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热水瓶有什么保温效果,不妨去烧一壶开水,灌进热水并,然后拿实验用温度计测一下,就能发现这刚灌进去的开水,只剩“95C°”了。这瓶热水你塞紧塞子在24小时以后还能保持的温度是85 C°。也就是说保温瓶24小时会降低10 C°.这与我不花一分钱材料费取得的保温效果显然不能同日而语。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保温瓶,是用真空的双层玻璃瓶胆,胆内层涂以水银,开口处加软木塞子的三重保温设置,来最大限度的防止热量的传导、辐射、对流,以减少热量的损耗。在没有能源供给的状况下这无疑是到现在为止的最科学的设计。

而我设制的保温桶同样在没有任何能源的补充下,并且在没有双层设置防传导,没用水银防辐射的条件下, 就达到24小时保温到“95 C°48小时能保温到“93 C°,恐怕现今世界上没有一个专业厂家生产的保温桶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拿这个四十多年前创造的保温记录,申请今天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也足够有余。

上述我做的保温设备,都是废物利用,没有花公家一分钱。

我任什么都不满于现状。面对青铜峡这种垂直运输的“世界难题”,我的脑袋马上转开了。

我想解决垂直运输必须用吊车(起重机)。那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上海国际饭店24层楼的电梯解决的不就是垂直运输吗?我们这个坑的深度不也就相当于20几层楼的高度。当然在这两者之间有一个载重量的区别。但只能说我们没有这么大功率的起重设备,那算是什么“国际难题”。再说垂直运输的动力解决不了的话也可以改成斜面运输,譬如有多个卷扬机连接使用,同样能把低处的物件送到高处。但是那也需要巨大的动力,只不过那吊车的总功率分散到多个卷扬机上就是了。

现在的关键是我们缺少这些动力设备,或者说是这些设备跟不上,而不是遇上了什么世界难题。如果真有那么大马力的吊车或者那么多个卷扬机的话,还用费劲吧啦胡的 来大量的找我们这批原始劳力。

想来想去,我都被想糊涂了。只有在若干年后的机械化农场喊出“小镰刀万岁”时,我才恍然大悟。我国有那么多的人,这叫不用白不用。原来那个平罗中队长背离了领导的思路在那里瞎操心。

看来我这个脑筋肯定也用不上。

脑筋用不上,只能周而复始,日复一日的这样背上背下的干着。对于我来说,一趟趟的往上背还是小事,主要的还是这45元一月的工资能到手才是大事。

要是后来没有遇到其他问题,恐怕我会在那里一直干下去。至于什么原因会使我放弃这45元一月的工资铁了心离开,只能等后帖再表了。

[ 此帖被绍兴贺继昌在2023-05-29 19:00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7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帖子发布服务协议及管理条例》
 
上一个 下一个